關于鉆削過程中常見的加工難題分析及相應調整


鉆削加工中,常見的加工難點:刀具剛性不夠,折斷;刀具材質不耐磨、鉆頭結構選擇不合適導致刀具壽命短;刀具表面質量差形成積屑瘤;鉆頭結構影響造成加工過程排屑不暢。
綜上所述,是鉆頭選的不合適,針對鉆削過程中常見的加工難題分別做典型原因分析,給出相應的調整措施并評估其可行性,優(yōu)選出合適的調整措施。
鉆削過程中常見的加工難題分析及相應調整
(1)折斷問題---典型原因分析以及我們能做哪些調整?
1.裝夾跳動量過大 (減小徑向跳動量)
2.不穩(wěn)定工況(提升裝夾性能,減少加工中振動)
3.切屑堵塞(檢查切削液流量及壓力)
4.進給過高(降低進給)
5.刀具剛性不夠(優(yōu)選刀具結構)
6.過度磨損(加大檢查磨損頻次)
7.主軸功率不足(降低切削參數(shù))
(2)壽命不理想問題---典型原因分析
1.切削參數(shù)推薦值不合適
2.冷卻液供應不足,過濾器需清潔,鉆頭的冷卻液孔堵塞
3.鉆頭懸伸過長,加工穩(wěn)定性差
4.刀具材質不耐磨
5.鉆頭結構選擇不合適
6.典型磨損類型,參看具體措施
典型原因分析----磨損類型
后刀面磨損
1.跳動量過大
2.切削速度過高
3.進給過低
4.冷卻液供應不足
5.刀具材質不耐磨
橫刃磨損
1.跳動量過大
2.切削速度過低
3.進給過高
我們能做哪些調整?
1.檢查徑向跳動量(后刀面磨損,橫刃磨損)
2.調整切削速度(后刀面磨損降低Vc,橫刃磨損提高Vc)
3.調整進給速度(后刀面磨損提高Fn,橫刃磨損降低Fn)
4.檢查切削液供應(后刀面磨損)
5.優(yōu)選刀具材質(后刀面磨損)
(3)積屑瘤問題--典型原因分析以及我們能做哪些調整?
1.切削參數(shù)不合適
當積屑瘤位于中心時提高Vc;
當積屑瘤位于周邊時降低Vc;
2.刃口不夠鋒利
選用刃口鋒利的刀具
3.刀具表面質量較差
提升表面質量,減小第二變形區(qū)刀一屑間摩擦力
(4)排屑不暢問題--典型原因分析以及我們能做哪些調整?
1.切屑形成-切削參數(shù)的影響:
調整速度與進給
2.冷卻液供應不足:
增加冷卻液流量,清潔過濾器,清潔鉆頭中的冷卻液孔
3.鉆頭結構影響:
優(yōu)選刀具結構
4.鉆頭刃口過度磨損:
更換新鉆頭
5.機械加工性因工件批量而改變:
調整到適合的切削參數(shù)